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站群:
工会网 |电视新闻中心 |《铁道建设》报 |网络学习平台 |文明网 |南京分公司 |电气化公司 |装饰公司 |工程材料公司 |城轨公司 |物资公司 |机电公司 |钢结构公司 |五公司 |二公司 |一公司
更多
当前位置:文学 > 杂文 > 正文

我的通讯员之路

发布日期:2013-07-10 来源:《铁道建设》报
分享到:

事情还得从1999年说起。当时的铁四局电气化处一段负责通信工程的施工,由于当时后勤管理不给力,导致食堂饭菜质量一路下滑,每天喧嚣热闹的食堂窗口变得门可罗雀,引起了时任段长兼党委书记蒋和平的重视。他立即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食堂管理改革办法。随着食堂饭菜质量的提高,职工又重新回到食堂就餐,大家也就有了小议论:现在真不错,两三元钱还能吃到四个菜加免费的汤。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工地刚回段部的我就琢磨着写了一篇《两元伍角吃套餐、四菜一汤加米饭》的稿件,写完后送到了时任段工会主席黎暑生那里,他看了后说,“题材新颖、非常好。”于是就帮我投了稿。过了一段时间后,时任段办公室主任的孔维峰带给我5元的稿费,说是处里奖励的,虽说钱不多,但让我感动了好一阵子。

接着,电气化处第一届通讯员培训班在一段举办。经领导同意,我成为了唯一一名作为现场施工人员参加培训的学员,当时局宣传部、《铁道建设》报社的老师到培训班讲课。那年,在安徽联通和安徽广电通信工程建设中,我主要负责光缆的接续工作,利用业余的时间,我写了《江淮大地上的游击小分队》、《通信光电缆接续心得》等,但稿件投出后均“石沉大海”,小小的挫折让我与工地写作成为了“陌路人”。而当年通讯员培训班的学友牛慧、维峰、万春、小兵等均坚持不懈,如今都成长为公司中层管理干部。

看到别人的进步,我也在反思自己。10年后的2009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南京三电迁改项目部办公室,负责后勤管理兼汽车司机。当时正值全局上下大干快上、跑步进场的施工热潮中,时任项目部工程部长的孙磊临危受命,负责产值6000多万元的电力迁改施工。孙磊带着他的团队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78公里的线路勘察任务,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和沿线各设计部门、供电部门进行迁改方案的确定工作。和孙磊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眼看着他从一名英俊的小伙变成又黑又瘦的技术人员,就连来南京探亲的女儿都差点不敢认爸爸了。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困难和险阻时,所体现出的不畏惧、不退缩,勇往直前、勇于争先的精神,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于是我开始认真构思,利用休息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孙磊先进事迹的报道,晚上11点30分完成后发给了时任项目书记的罗峰。罗峰接到后立即给我回复了三个字:“谢谢你!”短短的三个字饱含了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也令我感到写有所值!第二天,时任公司宣传负责人的谭小兵也给我来了电话,鼓励我要利用工作之余多写些关于施工现场的报道。师兄(同是铁四局襄樊技校)的话增添了我写作的信心。之后,我陆续写了一些关于现场施工管理方面的报道。

2010年3月,我调入阜淮线电气化项目部办公室,负责党务及宣传方面的工作。从此,写作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项目书记郑生田的关心和培养下,我对阜淮线电气化施工的开工、节点、管理、党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的成长,我的作品也在公司宣传部门的帮助下屡屡见诸报端,我的名字也被公司很多人渐渐熟知,以致于到公司办事说出我的名字时很多人都说:“经常能看到你的名字,今天算是见到本人了。”这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着实让我感到欣慰。

作为基层通讯报道队伍中的一员,我认为,首先要大胆地写,克服怕写不好被人笑话的心理障碍,因为队伍中的很多人会帮助你,可以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其次要勤奋地写,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美丽的风景,把他们及时记录下来,留作美好的回忆;最后要坚持不懈地写,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练笔,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挖掘出你身边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写作,我认为任何时间、任何年龄都不为晚。朋友们,从现在开始拿起你手中的笔,加入到通讯报道队伍中来,抒写你精彩的人生。小写可以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大写则能服务企业,成就自我!

(都战红)

文章录入:luhui      责任编辑:都战红
相关阅读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