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站群:
工会网 |电视新闻中心 |《铁道建设》报 |网络学习平台 |文明网 |南京分公司 |电气化公司 |装饰公司 |工程材料公司 |城轨公司 |物资公司 |机电公司 |钢结构公司 |五公司 |二公司 |一公司
更多
当前位置:文学 > 其他 > 正文

国学经典通俗读本(PDF)

发布日期:2015-11-09 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国学经典灿若群星。遨游在中华文明的长河里是一种心灵的洗涤,翱翔在国学经典的天空里是一份精神的超越。国学包括中国一切固有的思想文化学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是意识形态、价值形态以文史哲文献为主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和。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立世之本,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凡是承载国学义理而又不朽的作品,都可以看成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的主题丰富深刻,既有关于国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议论,又有关于山水清游、亲友往来和个人情绪的隽言妙语。无论哪一类主题,实质都是关于真、善、美的追问,关于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思考,关于信仰信念、思想真理、价值标准和道德修身的阐述。国学经典不是过期的“老古董”,它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得出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哪里去寻找智慧。”树高千尺离不开根的滋养,水流万里发于源头。今天,面对高科技、现代化、国际化、多元文化,我们到底应植根何处?一个肯定的回答就是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回顾中华文明发祥史,展望中华民族未来,能清晰地看到诸多优秀、深邃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和精神滋养贯穿其中,给我们加快推进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诸多启示。

当前,中国中铁四局正处于发展的重要关口。我们要建设现代化一流企业集团,既要实现物质上的大发展,更要实现文化上的大繁荣。而国学则是实现文化繁荣的优秀基因库,它蕴藏着我们先人历数千年总结的“为人的道理、处世的经验以及个人与家国天下之间关系辩证的哲学。”企业文化只有扎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沃土,汲取营养,才能迸发出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教化力量,推动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幸福是一种感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从来都是来自于内心,这就是所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境界。近年来,随着“强企富工”目标的不断实现,中铁四局提出将“传承国学”与打造“幸福企业”作为企业的顶层设计和管理目标的更高追求,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和让员工拥有幸福感也成为了企业管理发展中新的课题。

2015年4月,局党委开展了“弘扬国学 追寻幸福”主题实践活动,倡导从弘扬国学入手,把国学精神引入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中国化幸福管理之路。冀图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让广大干部员工无论置身顺境抑或逆境,繁华抑或偏僻,城市抑或乡村,异域他乡抑或祖国内地,始终能保持一颗恬淡、安然的内心,形成人人能感知幸福的环境和氛围。

韩愈有言:“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因此,在这一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编订了《国学经典通俗读本》。阅读经典,就是学习哲理、了解历史、铭记古训、弘扬优秀、升华自己;阅读经典,就是提升我们的境界,安顿我们的心灵,锻造我们高尚的人格,使我们获得无限的智慧!

《国学经典通俗读本》一书,从修身、励志、任贤、治学、为政、爱民、辩证、法治等八个方面,搜集整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中近200条经典语录,每条语录又分出处、原典、释义、现代解读四个部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涵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企业管理等领域。其中的名句短小精悍,皆出自名篇佳作,有的甚至是千古绝唱。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名句不仅文辞优美,而且渗透着国学义理和先贤睿智。

经典贵在于用,其扬弃在于“依经立义”的现代转换,在借鉴中“突围”,在应用中求“变”,目的在于化古为我,而不是化我为古。《国学经典通俗读本》没有局限于研究鉴赏对象本身,而是经典名句的潜在意蕴和审美情趣,即“编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主要是“解构”与“建构”,从思想体悟、价值判断、人生哲理方面对经典进行解读和重新鉴赏,在介绍经典内容的基础上,重视“通俗、普及”,力求以极简易之手段解读圣贤经典话语,让我们扎深文化之根,得饮源头之水。

国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形势多样,由于时间仓促,研习尚浅,经典解读旨在抛砖引玉,难免有所舛误、挂一漏万,不到之处,敬请广大读者谅解!


国学经典通俗读本下载:
http://www.ctcecc.com/uploadfile/2015/1109/20151109110806242.pdf
 

文章录入:zhanghl      责任编辑: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