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乡心故园】和父亲谈写作

和家里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妈妈接的。和妈妈说了些撒娇的话,引来妈妈一通要保重身体、注意休息之类的话。之后,爸爸要和我说话。爸爸的话通常比较直入主题:“五月一日你在《九江日报》上发表的《头发的暗示》这篇文章我在学校的阅览室里找来看了,总的来说,文章写得还是不错的,对于散文写作来说,联想很重要,这点你在这篇文章中做得比较好,但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来想像的广度可以,还要在深度上下功夫,要多挖掘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二个文章用词还不够省略,可有可无的话一定要简炼,对主题联系不够紧密的词句要舍得放弃,在选材上要有所取舍……”

父亲的话在我心头字字如金,电话这头的我唯有不住地点头。言语之间,我似乎看见一个削瘦的老人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阅读小女的作文,逐字逐句,细细体会,那么专注,那么深沉……父亲以一名老教师诚挚的责任感和一名文学爱好者锐利的眼光,更以一位父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与殷切的希望,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章的不足。

我是从心底里认同父亲的观点的。父亲从教三十多年直到现在,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且不辍笔耕。父亲退休后,只在当地的老年体协兼点老年人活动事宜,这是他一生中时间最充足的时候。稍作角色休整,父亲放下粉笔重操钢笔,他说服妈妈每年订阅了不下十份报刊杂志,每天的生活除了早起晨练、帮妈妈做点家务、每天准时收听广播新闻之外,就是读书看报写东西。父亲虽已年近古稀,但思维活跃、逻辑缜密,尤其喜欢与年轻人一起讨论国际时事、人生感悟,以及生活时尚等(我和我先生,还有我哥我姐,甚至我们的同学回家后都会被当成切磋者),其文字主要涉及教育心得研讨以及散文写作,也是频频变成铅字豆腐块。以上种种足见父亲的知识面之广,且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态,这让我这个准宣传工作者也常感惭愧。

父亲最了解我,包括我的性格、我的文风。前几年,一年一次的春节探亲,我除了带上为父母购置的新礼物之外,还有一样特殊的也是最让父母开心的礼物,那就是将自己一年来所写的全部文章打印成册,给父母过目,发表与没发表并不重要。父亲通过我的文字,一点一点地走进我的心里,读出了我的情绪、我的苦恼,当然也有我的快乐。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父亲会谆谆地开导我要多看主流,多看前方;在我有些得意的时候,父亲会开诚布公地给我指出自己的缺点,在对人对事上还需注意什么问题等等。现在,电话、电脑方便多了,但一般时候,父亲还是不多说的,一旦有什么要说,那是千叮咛万嘱咐。父亲非常能够理解文字写作的辛苦,总是告诫我要注意劳逸结合;父亲说我的散文叙述的成份多些,在语言上还要更优美一些,增添文字的美感;我说我最近什么也没写,没心情没灵感,父亲就说他在不能把握自己思维的时候,任由自己的思维散乱,想到哪写到哪,完了之后放一放,等回过头再看,也许就有新鲜的想法了。

最近一次回家的时候,我问及父亲以前的作品。父亲欣然捧出了一堆厚厚的纸张,一张张地挑拣着告诉我这篇的初衷是什么,那篇估计是什么原因没有发表……父亲完全靠的手写。有些文稿用不同颜色的笔涂涂画画了很多,说明父亲修改过多次;父亲还一直保持着记录好词好句的习惯,日记本有一、二十个……看着父亲布满皱纹与斑点的双手翻着与这双手的厚度相比突显薄的纸,我的内心阵阵发紧,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年老心不老的父亲!以前只知道父亲爬格子小有所成,却没有仔细思量过父亲为之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

这次看到了父亲一件珍贵的东西——一个《江西日报》社赠送的采访本。父亲一九七九年在《江西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教育心得方面的文章,标题为《有限与无限》,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这个采访本就是所得的“稿费”(那时候的稿酬不是现金,而是笔记本)!采访本的扉页上用毛笔题上了作者的名字,父亲后来又在右上角加了一行钢笔写的警句:生平无所好,唯有书是宝。如今,这个已经泛黄的且有页面开始脱落的采访本已经被父亲记满了密密的读书笔记,父亲将之敝帚自珍。

我一边仔细聆听着父亲不无自豪地述说着当年事,一边爱不释手地把玩着父亲的文章剪贴本,我又发现父亲在个别已发表的文章上也有红笔圈点。按说文章发表了就应该算是被认可了,对作者本人来说即可以对文章的处理告一段落,但是父亲没有仅仅停留于此,而是对照原稿认真研究编辑修改的原委,即使对编辑过的文章他自己认为不妥的仍然要标注出来。我们都知道“文章不怕千遍改”的道理,这是一种多么严谨的态度!我不禁对老爸又多了一份敬意。

手中正好带着相机,一并将此情此景拍下,希望以此对已勉之、励之,共守心中的精神家园。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