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乡心故园】小吃“三宝”

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一方小吃,各有千秋各有所爱。我的家乡吴城也有小吃“三宝”,想一想就有些垂涎欲滴了。

二来子

“二来子”其实就是“老油条”,这十里八乡只我们镇上有。

对于国人来说,油条是再常见不过的小吃之一,一般作早点食用。油条历史悠久,最早是老百姓为了憎恨卖国贼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父子,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后来才叫油条。

“二来子”做起来其实也简单,铺子里的伙计头天炸好了油条不卖,单等第二天把过夜的油条再在油锅里炸一次,这样炸出来之后,色泽由金黄变为暗锗色,口味由松软变为香酥,咬一口,满嘴散花,不油不腻、香脆可口。那时少有牛奶、豆浆什么的,光喝稀饭又饿得快,所以赶早上集的、起早上学的两毛钱买三根,边走边吃,经济实惠。听父亲说,有时县里来人,专门点着名就要吃镇上的“二来子”呢。那时街上最大的一家早点铺的老板娘叫“花芄子”(一个身材高大、嗓门高吭的老板娘不知道怎么有个这么细腻的名字),每天我们上学的时间,正好也是她店里基本忙完的时候,留下个看店的小姑娘,便挎上装满早点的大竹篮沿街叫卖——“包子、馒头、二来子……”!最好卖的地方应该还是我们学校附近,老板娘那熟悉的叫卖声仿佛夹着食物的香气充满了诱惑,她一来总会有小伙伴围拢了去。

“老油条”的名称似乎不太好听,因为大人们管上学老留级的、做事没长进的、屡教不改的都统统称为“老油条”,意思就是没皮没脸的,像炒剩饭一样,翻来倒去,最后糊了。这也许就是镇上的人们把“老油条”又叫“二来子”的原故吧。

王老伍肉包

每次在小区吃早点,看到那一笼笼高高摞起的蒸笼,我就会想起老家的肉包,而且唯有王老伍家的肉包余香常留。

回想那肉包好像跟平常的包子没什么区别,比起现在市面上蒸熟后透明的小笼包,皮白稍厚,口感劲道,很有嚼头。专拣那馅子快要冲破面皮透着油的地方下口,一咬一嘴油、一口香。这在那个物质资源颇为匮乏的年代,是何等的美味。即便如今,正宗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吃下肚感觉也不过如此,倒是家乡的“王老伍”肉包让人念念不忘。

这种美味的王老伍肉包我们只有过端午节的时候才能放开喉咙尽情享用。五月的天气已经有些热度,不比得如今有冰箱,可以提前储存。每年端午,母亲都要在头一天到王老伍的店里提前预订好数量,否则第二天再早也肯定排不上队。这一天,孩子们一早着新装、吃美食,饭桌上粽子、肉包、茶叶蛋、红鸭蛋香气扑鼻,每个肉包上面也点上了小红点(这是一种喜庆的表现),伸手先抓一个肉包解馋,直撑得肚皮鼓鼓。在被大人们腾出手来把耳朵灌上避邪的雄黄之后,我们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如今,虽余味绕舌,却已是久未品尝了。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