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游目骋怀】桃花源里看桃花

三月桃花开。身在庐山脚下,早就想要去桃花源一睹花容,直到今日得以成行。

沿105国道往北,沿路尽见竹林、草木,偶见山里人自家院子里一株或两株桃树或梨树亭亭玉立着,自有一番妩媚,更挑起我们去源中看花的兴致。车行半个多小时后,就见左手边立着一个高高的牌坊,上面赫然印刻着黑底镶红边的“桃花源”三个大字,由此深入进去,该能见到。

桃花源,位于庐山主峰汉阳峰紧邻东侧,每逢春季,这里万树桃花竞相开放,令人有身临仙境之感觉,谷中景况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所描绘的景像别无两样。又名康王谷,因楚王子(康王)避秦乱逃遁于此而得名。这里不仅山谷美、田园美、流水美、竹木美、云雾美、村落美、人情美,且历史涵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源中有回马石、问津亭、山月轩、楚人村、康王观、谷帘庄、隐士谷、陆羽亭、白云庵、斋婆庵、云液泉、观音泉等遗址胜迹和可观胜景,有晋代以来的陶渊明、吴筠、刘长聊、欧阳修、黄庭坚等历代名家吟咏桃花源和谷帘泉的大量诗文和摩岩石刻,还有不少神奇美妙的传说。

桃花源地势狭长,由山门慢行二十分钟左右,便见前方一副对联横空而下,原来是“春染仙源今面世,古香新色醉游人”,这是正门,我们买过门票继续前进。道不宽,差不多正好可容两车,两边尽是郁郁葱葱之绿色,高高低低的草木错落有致,右手路边有石头沟壑流水通过,我们坐在车内,摇下玻璃,急急地放眼搜寻着桃园,却只见到偶尔的一丛,并不成规模,心下稍稍有些疑惑。

正当儿,车子绕过一道弯,我们的眼前也忽地一亮,车上的小朋友早就急不可待地叫起来:“妈妈,快看啊,那边好多桃花!”可不是吗!粉色的,一株挨着一株,一片接着一片,在午后的春光下,闪着光,绽着笑,仿如情窦初开的少女,不用雕琢自娇媚。近了,近了,我们找了最艳的一处停下车来,孩子们在树荫下花丛中嬉戏追逐,摆着小POS照相留影,粉红的花朵映着孩子们的笑脸,格外娇艳。在孩子们奔跑的脚下,已经有稀稀落落的凋谢的花瓣分布,这让我想起余秋雨写过的:一年不比一年同,花再好也有落红时等之类的言语,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不能不让人感叹世事的变幻无常。今天的茂盛正是明天衰败的起点。还是孩子们快乐。

桃花源甲人间胜境,谷濂水冠天下名泉。这么说游桃花源还有一样不能不赏,那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宋朝王子朋有诗曰:不饮谷帘山下水,徒观瀑布下长川,使群破我游山恨,洒寄人间第一泉。有《经水》(又名《煎茶水记》)记载:“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西扇子山下云蛤蟆口水第四……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谷帘泉水为泡茶、品茶的水之上品。

本以为桃花源大都是平地,不用爬高,故而出门前没有穿旅游鞋。到得“楚城”脚下欲上山看泉时,山下摆摊的老人好心地提醒说:买双布鞋吧,上山不累脚。远远已经能听见隐在山丛后面流水的哗哗声,应该不远了。于是我干脆把高跟鞋、袜子一古脑都脱了,赤足上山,别有趣味。一冬没见过阳光的白花花的脚丫小心地踏在青石台阶上,有小草划过,脚底和脚面都痒痒的,心里的快乐也随着从脚趾缝里往外流淌。途中立着唐代素有“茶圣”之称的陆羽纪念碑,旁边开了家简易的“农家茶庄”,里面坐着几个游玩歇脚的年青人,看我提着皮靴,光着脚丫,起着哄,说前面有蛇什么的。我才不怕呢,你不惹它,蛇包管不咬你。一路手搭凉棚,一口气上到山顶。

置身桃花林,尽赏第一泉。呼吸着山中清鲜自由的空气,身临万绿丛中看瀑布九曲百回,近听泉水飞流直下天籁之音,感觉身体从内到外地舒畅,遍扫一个冬天的郁闷。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