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通讯类】夏季的承诺

——记南京长江大桥的“整容师”

8月24日,历时51天的南京长江大桥桥面大修工程,在全国人民关注的目光中,提前10天顺利竣工。

这是1968年元月1日建成通车的共和国第一座长江大桥28年来的第一次大修。大桥建成以来,有上百万趟列车和2亿辆次汽车通过,当初设计的日通车为7000辆次的大桥,现在每天平均车流量为5?58万辆。长期超负荷的运输,使得路面被碾成“搓板”状,大大小小的坑洞有上千个。

7月3日,南京市举行大桥大修新闻发布会:南京长江大桥路面大修工程由铁四局承担,7月4日开工,8月26日竣工交验。若不能按期完成,南京市市长王宏民、市长助理戴永宁将辞职以谢市民!

六处从7月3日接到中标通知书到7月4日开工仅是一夜之间的事。但立即遇到几个“没有想到”:没想到从7月4日到20日,老天连下13天暴雨;没想到路面打开后与设计图纸大相径庭,新的图纸7月24日才能定稿;没想到半封桥的第二天,汽车就在桥两端排成10多公里的长龙,过桥车辆最长的排队时间是8个小时;没想到到长江两岸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时间比原先平均增加4个小时,把不满转到建设者身上……

六处人咽下委屈,加劲施工。他们的行动终于赢得了市民的喝彩。施工准备时间之短是罕见的。大型沥青摊铺机从广东的深汕高速公路工地昼夜兼程调到南京长江大桥上仅用了3天,450人的队伍从沪杭、阜九、合九等工点迅速到位并投入施工。

领工员李振熙是7月7日清晨从安徽太湖前往南京的,当天下午3点到达桥面。一下车,他就忙着清理路面,第二天早晨该换班了,李振熙才想起,该找个地方住下啊。住处是有的,就在大桥的南堡下的一块空地上,天大的房子地大的床,几间活动板房,加上塑料布搭成的帐篷就是“家”。里面没有蚊帐,没有电视,甚至没有窗户,但疲倦的职工还是倒头就能香甜地睡着,似乎比宾馆的席梦思还要舒适呢。

来大桥之前,空压机司机刘培云已3个月没活干了,每月靠从财务支取100元生活费,境况相当艰难。到大桥干了一个多月,因资金紧张没有发1分钱,刘师傅甚至连5毛钱一次的热水澡都舍不得洗。尽管如此,刘师傅说,职工的天职是干活,这是起码的责任心。

1576米的正桥,南北两端22孔774?6米的双曲拱桥和北1150米的梁式引桥上,原有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全部铲除,重新铺上从新加坡进口的改性沥青混凝土。目前为止这种材料仅首都机场跑道上用过。46条铸铁板伸缩缝、4条梳型板伸缩缝的整理就像生产流水线程序一样:除锈、钻孔、车丝、覆上钢板,用高强度螺栓拧紧,放上钢筋笼,电焊固定,最后浇灌上环氧树脂高强度混凝土。夏季的南京是一个火炉,打风枪的小伙子脱下被汗水浸透的上衣,顺手一拧,地上就汪了一摊水。一名困极了的职工在毒辣辣的太阳下就地一坐竟然睡着了,此刻身下的那条草袋俨然是世间最好的床铺,而隆隆的轰鸣声仿佛成了美妙的催眠曲。

伸缩缝的钢板是由六处修配厂加工的,每天4辆汽车往返于南京与芜湖。半个月下来,修配厂的车床竟没有关过。厂长雷登举望着疲惫不堪仍坚守岗位的职工,狠狠心命令休息半天。就在这天深夜,处长兰迪林的电话把刚躺下的雷登举又叫了起来,说大桥建设指挥长、六公司党委副书记蒋伟华有请。平时见了面,雷登举总是客气地称一声“蒋书记”,这次居然冷冰冰地扔下几个字:“有何指示?”蒋伟华满是歉意的声音说了句:“大桥工期紧啊!”随后,心痛职工归心痛,雷登举还是挨家挨户叫醒了弟兄们。不一会,车间的机械又轰鸣起来。

施工进展神速。8月初,下游半幅已全部铺完,上游半幅路面清理完毕。8月8日,江苏省常务副省长季允石专程到桥上慰问建设者,他握着陈佑章副局长的手久久没有松开,连声说:“不愧是钢人铁马,谢谢你们!”

8月24日,江苏省省长郑斯林等领导为大桥竣工剪彩。火红的太阳映红了建设者斧削刀刻般的脸庞,四局人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这个夏季的承诺。

(刊于1996年)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